黄帝的故事有哪些?

鱼书迟鱼书迟最佳答案最佳答案

黄帝铸鼎的故事

据说,黄帝在打败蚩尤后,人民都愿意推举他当天子。后来炎帝和黄帝两家也合在一处,大家更加太平。黄帝的势力越来越雄厚,他便把都城迁到了涿鹿。

那时中原一带的人民大都归附了黄帝。黄帝一共有25个儿子,他们的后代有的得到了封国,有的得到了诸侯的封爵。黄帝在位100年,后来,年纪大了,便把政权传给了儿子,这就是昌意,是黄帝最小的儿子。他把帝位传给儿子后,就撤到了荆山、云梦一带,最后死在荆山的寿台,埋葬在荆山脚下,这就是荆山脚下黄帝冢的传说由来。

至于荆山铸鼎,那还是他的儿子昌意接位后干的事。传说蚩尤在世的时候,非常聪明,而且巧得很,他对铸造很有研究。他死后,有一个叫九方诲的人就把蚩尤的铸造工艺继承下来。后来,九方诲辗转来到了荆山(有说法是崆峒山),被昌意重用为“冶正”之官。那时候把专门造鼎的人叫做“冶正”,“冶”就是铸造,“正”就是主管、大师的意思。九方诲率领很多人继续着他们的造鼎工作,他们选用当地优质紫铜,又采集了全国各地的金属,又到嵩山采集了最硬的石块当锤打铜块的铁砧。经过他们的不断试验,终于用石锤把铜给锻打了出来。因为鼎太重了,打完一面得翻过来再打另一面,结果一翻就给那个大铁锤掉在地下砸出一个坑。时间长了,那个坑就越打越深,所以现在铸鼎原上还有一个大坑。九方诲等人就把打出来的铜块放在坑里冶炼,由于坑大、铜多,怎么也取不完,所以这个鼎也就铸了个没完没了。他们铸了3年,那个鼎才铸成。一铸完,忽然从鼎里飞出来一条黄龙,九方诲一见,紧跟着登龙而去;随从又上去17个,上了龙背,黄龙不能负重过多,就掉下来了,只剩下15个。因为那个鼎有三足两耳,上了龙背的总共17个,剩下的15个,人们就叫它“三足两耳出轩辕,上去17个,下来15个”。

轩辕就是黄帝的姓,所以那鼎成后,人们就把轩辕黄帝画在鼎上。为了纪念九方诲,人们就把荆山叫做“九鼎山”,楚国灭了荆山一带的国家,把这鼎搬到楚国去了,所以后来有楚国有“九鼎”的说法,九鼎山也因而得名。

黄帝升天的故事

黄帝活了100多岁,有一天,他和美丽的妻子嫘祖在河西的黄河边上坐。正闲着说话纳凉,天上忽然飘来一朵云彩,落到他们身边。云彩上下来了两个仙人,对黄帝说:“天帝召你呢。”那两仙给黄帝和嫘祖施起法来,忽然间他们也上了云彩,一下子向着天庭飞去了。

人们看着天上黄帝和嫘祖渐渐地化成一个小黑点,再也看不见了。只剩下地上一片草,后人都叫“黄帝蒿”。

还有一种说法:有一天,黄帝在涿鹿主持祭典,忽然走过来一个老者,自称是天帝的儿子。他把一件玄色之衣送给了黄帝,黄帝穿上后就有点飘起来。又过些时候,又有两个仙人来接黄帝,当他们升天时,从天上飘下一双靴子,人们就把那靴子埋了,还给起了坟。后人都说那是代州大陵的由来。

传说毕竟是传说,它反映了古代劳动人民的美好愿望。然而,黄帝在传说中是一个伟大的帝王,在现实生活中也是一个具有深远影响的人物,中国几千年来的历史,实际上是在黄帝思想体系的导引下发展的,所以,中国人都称自己是炎黄子孙。

我来回答
请发表正能量的言论,文明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