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非子寓言故事有哪些?
《自相矛盾》
楚国有个既卖盾又卖矛的人,他夸耀他的盾,说:“我的盾坚固无比,任何兵器都穿不透它。”然后他又夸耀他的矛,说:“我的矛尖锐极了,没有什么东西是一刺不穿的。”有人问他:“用你的矛来刺你的盾会怎么样呢?”那人张口结舌,一句话也答不上来。什么都刺不穿的盾和什么都能刺穿的矛,是不可能同时存在着的。
《滥竽充数》
古时候,齐国有个南郭先生,他不会吹竽,却混在三百人的吹竽队里充数。开始的时候,齐宣王让人一队一队地演奏给他听。南郭先生只好装模做样,其实他一个音也发不出来。后来齐宣王的儿子齐湣王做了国王。齐湣王喜欢听他们一个个地单独演奏。南郭先生再也混不下去了,只好偷偷溜走了。
《郑人买履》
从前有个郑国人,想去买双鞋,事先量好了自己的脚的尺寸,然后把量好的尺码放在自己的座位上。到了集市,他才想起忘了带尺码。就返回家中拿尺码,等到他返回集市的时候,集市已经散了,他终于没买到鞋。有人问他,为什么不用自己的脚去试试呢?他说,我宁可相信尺码,也不相信我的脚。
《守株待兔》
宋国有个农民,他的田地中有一颗树桩。一天,一只跑得飞快的兔子撞在了树桩上,扭断了脖子而死。从此,那个农民荒废了他的耕作,天天等在树桩旁,希望能再得到只兔子。结尾说道:“今欲以先王之政,治当世之民,皆守株之类也。”
寓言故事篇幅凝练,情节简单,多以常见的动植物为主人公,用浅显易懂的语言阐明一个深刻的生活道理,对人们的思想、行为有较强的感染力、影响力和约束力。它与人们日常生活中积累的格言、谚语有着异曲同工之妙,被人们称为古代民间最普遍的“人生智慧”和“生活哲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