依是什么五行属什么?
1,“倚”是左右结构。左边为“左耳刀”(或称“提手旁”),右边为“奇”。 “左耳刀”是形旁,“奇”是声旁。 左耳刀是古代的一种偏旁部首,在现代汉语汉字中也有少量使用。比如:国、防等等,它是由甲骨文演变而来,最初是一个人的肩膀,用来表示动作的词根是“肩”的本字;而“国”的原义是国家领土的界限,也即是“疆界”的意思。 2.那么关于“右耳刀”呢?在古代汉字中的形体和现在基本一致都是“邑”。 而古文字的“邑”是象形文字,它的本意是小城堡,所以现在的解释是城市、邑都、城镇等含义。如“城”字的古字形像城内有一道围墙,就是城市之义。《诗经·硕鼠》:“邈渺兮彼孔嘉(城)。”《论语·公冶长》:“宰予昼寝。子曰:‘朽木不可雕也,粪土之墙不可圬(污)也!于(吾)何施哉?’”
3.再说说“衣”这个字吧。 “衣”字在甲骨文中作图二形态,是个会意字。从人,从矢。“人体加上一横代表衣服;短箭代表甲;长箭代表胄。合起来表示全身武装。”金文的形态与甲骨文相似,但中间的一横加长了。小篆将金文的这一横拉长并变成两竖,隶变后楷书写作“衣”。 从上面的解释可以看出,无论是甲骨文还是金文或者隶书,它们都是“人+甲胄”的组合体,而且“人”的位置不变(除了隶书中的最后一笔被简化了),说明它们是同源字。古人造这些字的时候肯定是考虑到了其共同的意义的。因此我们可以推测,这个“依”也是属于这类同义词,可以理解为身着盔甲的人,也就是说它可以表示一种铠甲的意思。
4.至于说到五行属性,这涉及到中国古代哲学思想的一个范畴了。 据史料记载,我国最早的五行学说产生在公元前五世纪的春秋时期,最早见于《尚书·洪范》:五行:一曰水,二曰火,三曰木,四曰金,五曰土。 这是指自然界中的五种元素,即五个方面的事物变化过程及其相互关系。后来人们又进一步概括出五德终始的历史循环论,用以解释王朝兴衰、朝代更替的规律以及帝王受命的原因。所谓“五行”就是指金、木、水、火、土,“克”就是克制、胜尽之意。按照五行相克的顺序,依次相克的关系为: 金克木,木克土,土克水,水克火,火克金。 所以,依的五行属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