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区分汉字的五行属性?
汉字与五行的关系,在《尚书·洪范》中有记载: “五行:一曰水,二曰火,三曰木,四曰金,五曰土。” 这里的“五”不是数字意义上的“五”,而是阴阳家认为的五行相生相克中每一行都含有的元素。 后来,人们用五行相生相克的道理推导世间万物的发展变化规律。比如,古人看到金能生水,于是推出“金生水”的结论;又因为“土生金”,所以得出“土载金”的命题……以此类推。
随着对五行认识的深入,人们给五行赋予了更多的内涵。东汉的哲学家王充在给《论衡》作序时,就提到了五行说: “木,日初也,其形昭著而发荣;火,日出也,其形显烁而炎上;土,中央之位也,其形平夷;金,西方之神也,其形精悍;水,北方之气也,其形黑浊。此五行之形状气色也。” 这里的五行不仅包含了阴阳五行的性质,还包含了五行的方位、颜色等。不过这个说法也不是定论,因为在古代还有其它类似的表述。
汉代以后,五行说盛行一时,很多哲学著作中都阐述了五行的性质和相生相克的关系。 晋代的道家学者葛洪在《抱朴子内篇》中说: “木性生火,火性发热。故得木则热甚。火性炎上,故得火则蒸腾。水性养阴,阴盛则中火。金性清肃,肃者燥烈,不得木则枯。” 这基本上沿袭了上古时期对于五行属性的认识——金克木、木生火、火生土、土生金。
宋代的《类经图翼》中阐述了五行的相互关系为: “木生火者,阳生阳,二阳合德而化;火生土者,阳生阴,二阳寓居其一阴之内;土生金者,阳生阳,两阳相重,金得以生;金生水者,阴生阳,一阴含于二阳之中;水生木者,阴生阴,二阴裹木,以盛以滋。” 这种观点相对复杂了一些,但很好地体现了阴阳互生的原理。
除了上述两种代表性观点以外,还有其它许多说法,如四象分野说、四时五色说等。这些观点虽然不完全一致,但也大致上延续了上古时的观点。即:五行之间有相生也有相克,且各自有着不同的属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