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i五行属什么的?
“五行”,是古人根据物质在阴阳五行之中所处的位置而进行划分的,并不是一种真实存在的气体。 水、火、木、金、土这五个元素(即五行),是被用以概括自然界五种不同属性的物质。它们之间相互影响、相互制约,构成一个动态平衡。这个动态的生理病理反应过程就是中医学的基础——五行生克理论。 在中医的诊疗过程中,通过对病人的望闻问切来了解身体的阴阳气血,并通过八纲辨证将病情细化分类,进而运用五行生克原理,分析病因,病机从而制定出“对症用药”或“辩证施膳”的方案。
1. 五行与五脏的关系 《黄帝内经》中讲到:“心者,君主之官也,神明出焉;肺者,相傅之官,治节出焉;肝者,将军之官,谋虑出焉;胆者,中正之官,决断出焉;脾者,仓廪之官,五味出焉;胃者,受纳之官,水谷入焉;大肠者,传道之官,变化出焉;小肠者,吸收之官,精微化焉;膀胱者,贮尿之官,气化则能出矣;三焦者,决渎之官,水道出焉。” 五行中的每一行都对应着人体的某一个器官,这一部分是人体五行学说在中医应用中的基础。如果身体某一部位出现病变,可以根据该部位所属的五行进行治疗,同时配合饮食、情绪等方面的调节。
2. 五脏与五行的关系 五脏与五行的关系是通过经络进行的。人体内有一条经络叫督脉,这条经络一直贯穿头、背、腰、胸腹部,穴位很多,这些穴道都与五脏六腑有着密切的相关性。
3. 五志与五行的关系 《黄帝内经》中提到:“肝悲哀动怒而喜,肺欣喜忧愤而悲,脾忧愁思恐而喜,肾惊惕烦劳而怒,心神恍惚而乐。” 所以,五志与五行也是通过经络互相影响的。当出现某一种情志问题时,可以通过调节对应的经络达到“治心病”的效果。
4. 五行与季节的关系 《黄帝内经》中谈到:“春气通于肝胆,夏气通于心肺,秋气通于脾胃,冬气通于肾脏,四时之气相应在于五脏六腑。” 所以在春季肝气最旺的时候,要适当地发泄,不要压抑自己的情绪,给肝经多一些疏通的时间;在夏季心火旺盛时,注意给心脏降温;在秋季脾胃虚弱时,注意饮食调养,养养肺阴;在冬季肾气不足时,注意补肾气,培元固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