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何时建都?
唐朝的《大唐西域记》中记载了一个关于玄奘的故事,这个故事告诉我们,贞观年间(635到649年)的北京已经有了非常先进的水利设施: 贞观九年(公元635年),三藏法师玄奘回到长安后,唐太宗十分高兴,对他说:“朕听佛经说西域有石镜,可照人像,是否有这等事?”法师答道:“确有此事。我途经突厥时,见一岩石,状如镜子,阳光朗照时,能照见人容貌,甚是灵巧。”太宗说:“那岩是不是真的能够照出人的样子来?你站远些,我看看。”于是法师站在远处,太宗在旁边仔细观看。只见其神态端庄,眉目清澈,须发清楚分明,连脸上每一个细小的皱纹都看得清清楚楚。
这虽然只是一个故事,但说明三点问题:一是古代中土与西域的交流相当频繁;二是西域的地理景观对中原影响深远,比如这里所说的“石镜”,就是后来“石景山”的雏形;三是唐朝时期的北京已经具有比较完备的灌溉系统。有了水,北京才有了发达的农业经济,才有可能成为当时世界上最大最繁华的城市之一。 那么,这些灌溉系统是怎么建成的呢?这就离不开劳动人民的聪明才智了。据专家研究,北京地区最早的水利工程始于金代,用以灌溉房山平原的稻田。但最早的记载却出现在东汉末年,东汉光武帝时期,大将彭宠在渔阳(今通州东)修筑堤防、蓄水灌田。北魏时,燕州刺史韩延兴利用泉水、凿山引水,开垦田园。
隋炀帝时,在涿郡(今北京西南)开挖鱼池,蓄洪溉田。唐代,京师以东的潞州(今山西长治)西有赤桥,取赤水河之利,灌溉农田。 以上只是古籍中的只言片语,并不能详细地了解这些水利工程的细节。而到了北宋末年,由于金兵入侵,大批人民背井离乡,河北路(治所在开封)百姓大量南迁,其中就包括了擅长水利制造的工匠。他们带来了南方的先进技术,为北京的水利建设作出了巨大贡献。
最著名的例子就是通惠运河,这条连接京杭大运河与西山的支线,不但解决了漕运难题,还为后来的城市建设做出了巨大贡献。元大都就是沿着通惠运河向西延伸,逐渐发展成今天的北京城。而在通惠运河的西端,就是今天的西城区,元代在这里设了四个盐厂,用海水制盐,并用河水洗涤卤水,制造粗盐。为了排除卤水的臭味,工人们想出了一个绝妙的法子——往卤水中掺沙子,这样一来,既降低了臭味,又可以用筛子把沙子中的食盐筛出来重复利用。这个制盐的方法流传至今,被称为“北京海盐淋卤制粗盐工艺”,被收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