积少成多的名人故事?

卿桃嘉卿桃嘉最佳答案最佳答案

战国时,有个叫荀况的人,他对教育问题很感兴趣,而且研究得很深入。他写了一部书叫《劝学篇》,总结了前人的学习经验,是很有价值的教育理论著作,为我国教育事业的发展作出了很大贡献。

《劝学篇》的第一句话是:“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这就告诉人们,学生只要好好学习,都可以超过自己的老师。荀况还特别强调学习知识要“积少成多、循序渐进”。一次,他带着学生到大自然中去体会学习的道理。他们爬到一座很高的山上,居高临下,看到远处的山林像大海一样起伏,荀况便对他的学生说:“你们看那山下有一条小河,河水清清,可以灌溉农田、养育鱼类。”

学生们齐声回答:“先生,这河水既清又小,可不大啊!”先生笑笑说:“你们看它这么细,可是,那浩浩荡荡的大河,再长的滔滔江水,都是由这细流开始的呀!” 学生们都吃了一惊,他们谁也没想到那么不起眼的细流,竟然是一条大河的源流。荀子继续说:“你们看这山上的土石这么厚。它又是从哪里来的呢?”学生们齐声回答:“石头是天生的,这么高的山怎么会是从土堆起来的呢?”

荀子告诉学生们:“实验证明,一尺厚的土石,用一百年的时间,风雨侵蚀,遇到大雨和猛烈的风,就要被冲散一部分,积累一百年,薄薄的一层土就没了。反过来,如果把极细的沙粒和泥巴,一年堆积一寸,只要堆积一千年,就有三丈来高了。再继续积累一千年,还会有六丈来高。只要我们这样不断累计,再高的大山是可以堆积起来的。” 学生们这下才明白先生带他们出来并不是单纯的游玩,他是借着大自然的现象,教导学生在学习中必须持之以恒,积微小的力量成巨大的事业。

荀子的这番话经过总结之后,就是“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锲而不舍,金石可镂”、“积土为山,积水为海”、“锲而舍之,朽木不折”。这些话告诉我们,做任何事情都要脚踏实地,从小处做起。

我来回答
请发表正能量的言论,文明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