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二公民是真实故事吗?
十二公民采取的仍然是好莱坞类型片的风格,聚焦“一宗命案”,将陪审团“大陪审团”这一个核心概念呈现在大银幕的荧光灯下。和前两年的《非常人贩》《盲 Shaft》《一九四二》一样,十二公民同样也是一部“翻拍电影”,它翻拍自希区柯克最杰出的代表作《十二怒汉》。
《十二公民》讲述了老尤等12名来自不同社会阶层和职业的中国人,因为一起留X学生弑父案而作为陪审团成员进行案件陪审。初审时12人中只有8号陪审员有合理怀疑,经过漫长艰难的庭审辩论,12位陪审员终于达成一致意见,最终裁定“无罪”。
12个陪审员来自12个完全不同的家庭背景,他们之中有开饭店的老板,在政府机构工作的科员,有学生,有退伍军人,有大公司的职员,也有待业游民。当他们为了一个素不相识,且犯罪证据确凿的男孩进行讨论的时候,各怀心思的目的逐渐暴露,社会阶层的不同、价值观的差别、个人恩怨的牵连等等,都极大地影响到他们的判断。每个人都有不同的理由认定男孩有罪,有人因为他是低收入家庭的孩子而对他怀有成见,有人因为自己曾经遭受过类似的惨剧而不愿再度面对,也有人觉得定罪可以早点回家……
然而作为陪审员,他们必须遵照法律的严格规定,只能根据证据而非个人感情讨论案情。在这个过程中,他们的思维模式被一次次地打破,被一次次地强迫站在对立面去思考问题,而在这个过程中,12人之间的阶级矛盾、种族因素、个人恩怨都被彻底地暴露了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