孝敬长辈的故事有哪些?
孟宗哭竹
孟宗(243——公元322年)晋朝人,为母亲守孝时,每夜都有牛羊之鸣,当地百姓说有孝子则百兽为之鸣,而孟宗最奇的地方就是他能让十冬腊月的竹子长出笋来。
当孟宗的母亲病的想要吃竹笋时,这时在冬天,天气非常寒冷所以没有竹笋,孟宗非常的难过,痛哭在竹林之中,眼泪尽流在雪地里。忽然,他听到地底下发出声响,发现有一块地居然冒出了笋!孟宗高兴的将笋子拿回家做给母亲吃。此事件被当地百姓所知晓后,都称赞孟宗至孝。
王祥暖鲤
王祥(205——283年),字休征。临沂人,晋朝的大臣。王祥幼年丧母,父亲再娶。
后父有病,王祥亲自伺候。后父疑其生母失德,欲置之死地王祥得知便去问候生母,并告知后父之事,其母想自杀以保全王祥,王祥再三劝阻,王祥父深受感动,使两母相安,王祥大孝感全家。王祥少时家贫,其后母曾让他去看护桑田,却乘机把同村小孩推入井中;王祥下井救人后被后母痛打。王祥毫无怨言,后来后母病了,想吃鲤鱼,适逢天寒地冻河水封冻,王祥脱下衣服在河边,想要用身体融化厚厚的冰层捉鱼,这时冰突然自行破裂,从裂缝中跃出两条鲤鱼。王祥高兴的将鱼拿回家,做给后母吃。后王祥被举为孝廉,官至大司农。
黄香扇枕温衾
黄香(约公元15—公元93),东汉时期江夏安陆人,九岁丧母,事父极孝。酷夏时为父亲扇凉枕席;寒冬时用身体为父亲温暖被褥。少年时即以孝闻名天下。黄香是典型的孝子,他从小丧母,由父亲独自抚养成人。由于家境贫寒,以致青年时期的黄香还要打短工谋生。尽管生活极为艰辛,黄香仍不忘读书,为人也更加恭谨。他为了能使年迈的父亲过得舒适,每到暑热时节,就用扇子把枕席扇凉,然后再请父亲安寝;寒冬时节,就先钻被窝温热被子,再请父亲睡到温暖的被窝里。
黄香后来做过天下第一大县南阳的太守,以清正著称,但他不矜功伐,终于以贤名传扬于世。自汉代始,黄香被全国确立为“天下第一孝子”。“十月谁云早晚霜,孝廉枕扇暑风凉。尽将心地天台月,遣得家山夜夜明。”宋代文学家陈普的这首诗,说的自然是黄香的卧冰求鲤孝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