敦煌壁画有哪些故事?
敦煌壁画可分为尊像画、佛教故事画、中国传统神话画、经变画、赞助人画像以及装饰图案画等几个类别。
敦煌壁画中的经变画,是采取一铺一图的组织形式,将每一卷经的内容大意用一幅壁画解释出来,故称之为“经变”。
莫高窟中有名的经变画有“九色鹿经变”、“五百强盗成佛经变”、“鹿因缘经变”、“须摩提女经变”、“降魔变”、“涅盘经变”、“萨埵那太子本生”等。“涅盘”是佛教徒心目中最神圣的顶点,是超脱生死苦海后的超然状态。
“涅盘经变”所采用的题材多取自《佛说入涅盘经》、《大般涅盘经》和《佛说观无量寿经》。壁画的内容主要描绘释迦牟尼从诞生、成道、说法到涅盘的全过程及诸菩萨、弟子、天王、世俗等人的哀恸场景。
“萨埵那太子本生”是描绘萨埵那太子为救七百只饥肠辘辘的饿虎而投身喂虎的一个佛教本生故事。“降魔变”的内容源于《佛本行集经》,描绘的是释迦在菩提树下入定,波旬王派出魔军魔将向释迦发起三次进攻都被降伏,释迦终于在十二月初八成道的故事。
除经变画外,还有大量的壁画故事取自汉族传统的神话传说。汉族神话传说是佛教故事画中不可少的内容。
敦煌壁画中最具特点的故事画是供养人画像和建筑、山水等故事画。随着供养人对功德的热衷和乐于享受后世的企求,供养人的画像在隋代出现了,这是中国壁画中所独有的风俗。
在壁画中把活着的人作为画面的题材是中国所独有。它将现实的人纳入极乐世界,使生者享受到精神上的极大满足;随着西方净土变画的展开,需要建筑和山水等场景,从而推动了描绘现实的建筑和山水水平的提高,把故事画和历史画的内容、形式、风格更丰富、逼真地表达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