萧何韩信的故事?
韩信出身平民,早年生活贫困,钓鱼时连饭也吃不上,一个漂洗丝绵的老妇人给他饭吃,他还曾向一个亭长乞要过食物。但他胸有大志,不屑从事生产劳动,也拒绝过他的家乡人提供的生活帮助。后来,韩信投奔楚怀王部将项梁,项梁兵败身亡后,又投奔项羽。韩信多次向项羽献计献策,却始终未能得到项羽的重视,只做了个掌管军粮的粮官。一次韩信犯法论斩,他看到执行军法的军法官是自己的熟人,知道此人一向很瞧不起自己,就突然勃然大怒,趁执兵还未上来之际,拔剑与之搏斗,将对方杀死,逃出楚军后投奔刘邦。刘邦见到韩信,只让他做了个掌管军粮的粮官。又一次,韩信犯了军法论斩,他的同乡人、曾和他一起当过乞丐的滕公夏侯婴一向看不起他,但看到韩信解下佩剑站在那里,知道他不作逃亡之想,就上前与他交谈。韩信乘机向夏侯婴陈说自己灭楚兴汉之策,夏侯婴大为惊奇,将他推荐给刘邦。刘邦嫌韩信的职务小,只让他做了个管理队伍的治粟都尉。这样,韩信很失望,逃亡了。夏侯婴听说大治粟都尉韩信逃跑了,亲自去追赶,找到韩信,又向刘邦推荐。刘邦这回准备以韩信为将。韩信说:“我是个逃犯,大王却要授我以将军之职,即使您不把我处死,我也将由于接受您的重托而使自己身败名裂!再说,即使大王授我以将军之职,我也不会相信的。您如果真的想授我为将,一定要在隆重的典礼上授我将军之印,这样我才能为您竭尽死力。”刘邦召集部下,斋戒五天,在轩辕门外筑起高坛,杀牲盟誓,拜韩信为大将军。
韩信被刘邦拜将时,秦军虽然主力已被消灭,但实力仍很强盛,各路反秦势力则互有消长,楚汉战争正处在战略相持阶段。在这关键时刻,刘邦根据关东地区项羽等楚将和各头领的活动情况,接受韩信计谋,以诸将北上攻齐相钳制楚军,命令韩信率军悄悄东出陈仓,奇袭三秦,迅速占领关中平原,攻下关中三秦之地,楚军被分割,失去了补给基地,项羽和西面关中的联系被截断,楚汉力量对比彻底转变,汉军迅速强大起来,楚军从此一蹶不振。此后,刘邦听从韩信的计谋和建议,在前线指挥作战,西取关中,南进巴蜀,东出函谷击楚,北绝齐楚联系,采取“先弱后强,先南后北,先取三秦而后东出与楚争夺中原”的作战方略,不断取得战争胜利。刘邦先后任用张良、韩信、陈平谋划军事机宜,萧何、曹参、樊哙等出将入相,使汉军实力不断增强,楚军则日趋疲惫,楚强汉弱的形势彻底改观,使楚军被迫转入战略防御,楚汉战争由战略相持转入汉军战略进攻阶段。
后来,刘邦听从韩信、张良的建议,乘诸侯齐、赵等国与楚兵相持不下的时机,“决东海之粟,从淮水、泗水沿流而下,兵至临泗,袭击齐王田广”,韩信在刘邦的直接指挥下,“连战连捷,从下相一直打到历下,将占据山东的齐王田广全部占领。”刘邦采纳韩信的计谋,大举出击向东攻打楚国。在垓下,汉军包围了楚军。夜半,汉军军营中唱起了楚地的歌谣,惊慌的项羽以为楚军尽归了汉军,率数十骑突围。在东城南逃时,有八百余人追上,与项羽一起向江边急驰。汉军派出数千骑兵追击。项羽渡过江后,到了东城,他的部下还剩二十八骑。他不愿渡乌江,率部向东突围。汉骑将领灌婴率领追兵五千步骑追至东城。项羽在东城“刈汉将、击将尉,所杀数十余百人”,但他的骑兵也亡了过半。项羽到了乌江边,渡过了乌江,后自刎而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