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湾第一巡抚结局如何?

甄英俊甄英俊最佳答案最佳答案

割据台湾的郑氏集团在清政府武力攻取台湾和以武力为后盾的招抚政策双管齐下的打击下,于康熙二十三年宣告覆亡。此郑氏集团覆亡后台湾政权的归属问题提上了议事日程。康熙皇帝于当年便做出了统一台湾的决策:取消明洪武初年所建的澎湖岛所,把施琅所率的闽浙水师收归为大清的常备军队,负责台湾的防务。翌年,康熙帝又决定在台湾设一府三县隶属于福建省。同年五月,清兵携同台湾原郑军中投诚的将士共三万六千余人撤离台湾。台湾正式统一于中国版图之内。此后直到清末,台湾基本上处于和平稳定时期。

在台湾建府设县过程中存在一个巡台御史问题。康熙年间施琅等人曾建议在台湾设提镇各一员,文有巡台御史,武有提督制台,以重典训导。但他们的建议没有被康熙皇帝采纳。其原因大约跟当时清廷把台湾作为内地来对待和该地在统一不久人心不安等因素有关.所以康熙帝在给大学士、九卿等人的上谕中说:“海疆初复,民情未安,不特不得旷日迟延,亦不便骤建繁级,着俟数年再议。”康熙帝还说:“其台湾府不必设道员,只于福建巡道内特简其才优望重者为巡台御史,驻台经理事务,遇有地方紧要事件,着该巡台御史会同将军、督、抚、提臣酌办,务期操纵适宜,无稍刻薄,俾军民人等乐守新规,永奉朝化(《清圣祖实录》卷二二八)。”康熙二十九年,福建巡台御史黄廷枢上奏称,今台湾设府三县,应比照浙江海岛凡有府厅州县去总镇较远者,例设副将防御办理海疆事宜,台湾与澎湖相距一百余里,非建一镇台不足以弹压,请设总兵官一员驻澎湖,又据福建总督姚启圣等奏请设台湾道,俱下九卿议复:皆以初设州县,民少官多,不敷赡给,台湾又属海隅荒远,无紧要之事,若必与内地各处一律看待,反虑未足协中土之成宪,折海外之士心。”(《清圣祖实录》卷二三六)于是康熙帝又下旨谕大学士等:“台湾弃地收归,设立府县,原为施恩于不德之民,俾得安堵乐业,不料奏请设官滋众,于地方无益反形纷敝,今特旨严禁毋得再有渎请。”由上可知康熙帝在台湾初复之时,由于该地人少地偏,为节省开支,安定民心,反对增设官员机构。对施琅等人所奏建镇台、文有巡台御史之议一再予以否决。

及至康熙帝晚年,台湾社会日趋安定,经济开始复苏,康熙帝逐步实施当初的允台建制之议,终于在康熙五十五年十月辛亥首次任命周元文为台湾道兼粮驿兵察道。周氏任职不满一年即卒于台湾。康熙五十六年二月壬午,清廷续命黄仕简往台湾接替周氏。这样,清政府对台湾的统治机构才告完备,即在府县之上设置了台湾道一级的机构,台湾从此正式进入国家的统治之下。同时设立台厦镇总兵,驻台湾之台北城。

我来回答
请发表正能量的言论,文明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