祥五行属什么的?
一、五行起源 《礼记·月令》载:“孟春之月,其德和,其德寒,其类木,其政发,其令启,其气暖,其状萌,其谷麻,其畜鸡,其虫昆虫,其音角,其色青”。 “孟夏之月……其帝炎帝,其神祝融,其畜马,其食麦,其服黄”……这种将自然界的物象与五色相配的做法为五行的最初雏形。 至于五行如何演变而来,大致有如下说法——
1.取万物终始生杀盛衰之意。即五行的初始意义是取天地万象变化的初始状态来命名的,如《尚书洪范》云:“五行:一曰水二曰火三曰木四曰金五曰土。”这里的五行是指自然界五大要素,而不仅仅是五种物质元素。《吕氏春秋·十二月纪》的十二纪也是以五行配四时,并进一步解释为:“正月之节,谓木正曰羲和,指木星也;二月之为若,谓若星也;三月之大阴,谓火星也;四月之谓昊英,谓金星;五月谓之实沈,谓土星也;六月谓季冬,谓辰星。此五行星各如其字。
2.取五种物质的基本属性。即以五行来代表自然界五种基本物质的性质特性,用以说明宇宙万物的构成情况和它们的不同属性。如《尚书·禹贡》云:“厥土惟梁白土,厥赋敷芦,厥田惟中中。”其中所谓“厥土惟”就是根据五行来进行描述的,也就是按照木、火、土、金、水的顺序对各地的土地划分等级。
3.由五行演绎八卦。即先以五行配八卦,再以八卦推演八宫卦,进而组成六十四卦,用来说明事物之间的相互关系与变化规律,这就是我们现在看到的纳甲术的基础。 4.五行生克说。这一说法最早见于《尚书·甘誓》,不过原文并没有涉及具体的相生相克内容。战国末期成书的《黄帝内经·阴阳应象大论篇第五》才是首次提出了五行相生、相胜(亦叫相克)的理论:“天有五行,水、火、木、金、土,各有其体;五藏应五行,肝木、心火、脾土、肺金及肾水。五脏之间,亦可相互影响;故肝病能传心,心病又能以及肝;脾病能传肺,肺病也能以至脾;肾病能传肝,肝也能以害脾。”自此以后,五行理论逐渐成为古代唯物主义世界观的一种表现形式。 二、五行的含义 以上我们可以看出,五行最初的含义并不是用来作为判断万事万物的标准或者用来进行占卜预测之类的,因此从这一点上来说,五行只是用来描述世界万物的某种方法而已,而且这种方法并不完美,只能用来做大概的分类。
随着五行的理论被不断完善和发展,它才逐渐具备我们今天所熟悉的功能。在五行学说里,五行之间的相生相克是一种普遍的联系方式,也就是说世间万物都是通过这种方式来联系起来的。 五行之所以能够成为人们认识世界的工具,除了它本身所具有的性质之外,还在于它能适应不同时期的社会需要。 在原始社会时期,由于生产力水平低下,人们对自然的探索能力也十分有限,他们只能凭借自己的主观想象来判断周围的事物,于是他们把大自然分成一个个不同的单元,然后给每一个单元一个名称,再赋予它们一定的特征或性格。这个过程有点像现在的标签化处理一样,把原本杂乱无章的大千世界分门别类地排列起来,这样既便于区分又易于记忆,从而大大提高了人们的生活效率和学习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