窠五行属什么?
“窠”,读音[kē]。从字面上理解,“穴”就是房屋、建筑等,而“窠”则指的是动物所建的那种简易的巢穴。 所以,“窠”的本义也就是指鸟类用爪及嘴搭建的巢,这种鸟的巢多为干草、树枝等物搭成,较为简陋。所以,“窠”引申出房子(房屋、建筑物)之义之后,其含义要比“穴”窄一些。再引申之,“窠”还可作动词用,表示居住于其中之意。《礼记·檀弓下》:“有子,如他人室,其母迎之曰‘吾闻新鬼不灵’。”这句话中的“灵”与“不灵”皆指祭祀时鬼神之灵魂降临于祭品之上,可见这时的“灵”与“不灵”都是动词。这句话意为:有人去世了,他的母亲到别人家里去迎接他,说“我听说新鬼不行走”。
不过,“新鬼不灵”并非指刚去世的人不能到达另一个世界,而是说新死者未经过祭祀,故不能见祖先之面。这句话中的“灵”与“不灵”,其实都是动的意思。引申开来,“灵”还可以做使动用法。《庄子·天下》:“故曰:至矣,尽矣,善矣,无益矣。”这里的第一个“灵”和第二个“灵”都指神灵或天命,可理解为冥冥之中支配命运的力量。这两个“灵”都可理解为“使动”用法——也就是说,人们无法改变既定的命运。 再往后,“灵”又有了聪明、灵活的意思。这里需要提到一个同形字——“凊”。古文字中,“凊”与“灵”常常互训,都指凉意、清凉,如《礼记·月令》:“仲夏之月,命民社。祝融执火而行北陆,司寒;风起于北方,冷於水也。”这里的“寒”“冷”与后面的“冰”“水”相对,都可理解为“凊”。再如《周礼·春官》:“司裘,掌为大裘以祀天。”注:“大裘,素裘也。士服之而后祀天。”贾公彦疏:“以缯为之,饰以五色,谓之绣被;以罽为之,细毛在内,谓之绵衾;以毳为之,粗毛在内,谓之大裘。”其中的“大裘”即是以毳毛为里子的厚袍子,这个“裘”字,正与“灵”相通。可见,“灵”又有聪明、灵敏之意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