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行都是几月?
1.农历十二月为“腊月”,正月则为寅月或阳年正月; 2.农历四月为“暮春”(晚春),五月谓之午月、阴年五月; 3.农历八月为“仲秋”(秋季中间之月份),九月谓之酉月、阴年九月; 4.农历十一月为“冬月”,十二月谓子月、阳年十二月; 5.农历每三月为“阳春”(春季的前面部分——阳历三月),四月谓巳月、阴历四月; 6.农历六月为“荷月”“小暑”,七月谓之未月、阴年七月; 7.农历九月为“菊月”,十月谓之亥月、阴年十月; 8.农历十二月为“腊月”,正月为之寅月、阳年正月。
在计算阴阳时,月份从寅开始计时到亥结束(包含本数在内共十个节气)。每年包括闰月在内共有十二个月。这样计算的结果是,每年的第一月总是寅月或者是阳年正月,最后一个月总是戌月或者阴年十一月。 古人把一个循环叫做一纪,十二年为一纪。古代中国人用土、木、金、火、水五行的规律来计算和记录年、月、日的时间顺序。
根据五行相生的规律,木生火,火生土,土生金,金生水,水生木。周而复始,循环不已。一年之中,立春之时,阳气生发,月令为寅,所以叫“岁首”“正月”。冬至是一年中白昼最短的一天,月令在子,叫做“冬节”“腊月”。
每月的分界是以节气为准的。立春节气交于春分之前,立春这一天,如果是在午夜前后,那么农历正月份的月令就属于卯(兔)月了;如果是白天的话,这个月就是辰月(龙月)。每个月都有“孟、仲、季”三部分,每部分的第一个节气为每月的开头。比如雨水之后,正是孟春,因为雨水在农历正月;惊蛰以后,则是仲春,惊蛰在农历二月;而谷雨后就是季春,谷雨在农历三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