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行属水应该补什么?
五行学说,最早见于道家古籍《尚书》、《管子》等书中。汉代学者把五行用在政治方面,认为朝廷各种制度必须符合“五行”相生相克的道理。以后五行说不断丰富和发展,与中医、道教的关系密切起来。 古人把世界上的事物归纳为五大类,即木、火、土、金、水,用五来指代一切。五行学说的主要内容是:
1.世界的组成是金、木、水、火、土 五种元素或物质,它们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相互制约;
2.自然界和人体的一切变化都有五行规律可循;
3.任何事物都可以用五行进行描述或说明。 五行学说在中医药方面的应用最为广泛。中医学认为,五行分别对应人体的五脏,五脏有贮藏精气而不泻的特点,因此五脏具有生命活动力的意思,五脏中任何一个器官受到损害都会对生命产生影响。
临床上,医生根据患者的体质偏颇及患病后所表现的证候特征,运用五行生克制化的原理,指导选择中药,指导制定服药时间,以及用药后的反应和处理方法,从而实现疗效最大化和安全化。
例如:
1.肝主疏泄,调畅气机,喜条达而恶抑郁,其性属木,病则肝气郁结或肝火上炎。如治疗肝炎、胆囊炎常选用柴胡、茵陈蒿、青皮等药,有疏肝解郁、清热利胆之功。
2.心主血脉,开窍于舌。其性属火,火郁内应于心则心胸烦热,口舌糜烂。治当清心泻火,可选用黄连、黄芩、栀子、竹叶、灯芯草等药。
3.脾土生金,为后天之本。脾虚则元气不足,气虚则运化无力,易致痰湿内生,百病滋生。治疗脾虚湿盛症见胸胁胀满、恶心厌食、呕吐、腹泻、消瘦等症,常用药物有白术、苍术、山药、陈皮、泽泻等健脾利湿之品。
4.肺主一身之气,司呼吸,外合皮毛。其性属金。若肺气不宣,则腠理闭塞,肌肤不润,可致感冒、咳嗽;若肺虚损,则气弱阴亏,可引起痰饮、咳喘。所以,治疗上述疾病需选用桔梗、杏仁、浙贝母、百部、桑白皮、冬瓜子等宣肺益气、化痰止咳平喘的药物。
5.肾为先天之本,寓元阴元阳,其性属水,若水泛为患则可致水肿、泄泻。临床常见阳虚则冷,阴虚则热,阳盛则迫津外泄,阴盛则寒水停聚等病机,当用肉桂、附子、干姜温补脾肾;黄柏、知母滋阴降火;大腹皮、茯苓皮、生姜皮、桂枝加芍药、甘草汤,益气温阳,行气利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