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十多岁男明星?
《野狼Disco》的原作者、40岁“老男孩”陶喆,近日因为新歌《Mojito》再度成为舆论中的焦点。 先来看看这首歌的歌词—— 是不是有点反应不过来?一首情歌,怎么出现了“老年滑雪、打太极拳”等这些画面感十足的字眼。这似乎已经超过了打诨开玩笑的范围了,有点低俗下作的味儿了。
于是,网友不买了账。“这首听起来很沙雕啊”“为什么突然出这种沙雕歌曲”“不喜欢这个风格,觉得土”“这是什么鬼,听起来像广场舞曲”“感觉像是老年Disco”……评论清一色差评。
然而更沙雕的还在后面呢。在新歌发布之后,还配了一张颇有深意的海报图片(如下图)。很多人都没有仔细看这张海报,纷纷误认为是“陶喆在地铁上听到自己的新歌”而发出的感慨。其实仔细一看就能发现,这张照片其实是陶喆穿着西装打着领带坐在地铁里,身后是彩色的玻璃,映出了他身穿衬衫搭配彩色肩垫的造型……这,也太沙雕了吧!哈哈哈!
话说回来,陶喆这次的歌词确实有点意思,把当下年轻人的生活状态刻画得入木三分。“白天上班夜半通宵,为了人生理想加班到白昼”是否像极了很多职场新人的写照;“想逃离现实却又无力逃脱,只能在梦里笑醒”又道尽了当代人生活的焦虑和压力,以及在这种高压状态下,所衍生出的自我放逐型消费主义——买很多无用甚至可能一辈子都用不到的东西,以此来换取短暂的快感。
但是,用这么低劣的词汇描写这样一群年轻人,是否合理且恰当呢?我觉得很可疑。因为同一时期发布的另一版本歌词(未收录于正式版本中),对这一群“自我放逐者”的描述要柔和许多——“白天工作夜晚熬夜,所有钱都用来买醉。酒醉之后梦见未来,那些失去的岁月有谁在乎过我。我的眼里全是你,我的心里全都是你,哪怕不能拥抱着你,就算孤独也愿意。”
不得不说,相比起正式版本,这一版歌词更贴近人们的生活模样,也能让大多数人在其中找到自我的影子。所以这样的描述固然更加真实和合理,但也恰恰是因为如此,才暴露出来歌词作者审美能力的薄弱。
如果连最基本的审美能力都不具备,又如何指望他能写出具有美感的事物呢?就像他的那句名言所说的那样———「如果你无法忍受我最糟的部分,就无法拥有我最优秀的地方」。这句话本身没有错,问题是他错误的将「糟糕」和「优秀」的范围定义在了个人趣味上,以至于在以后的道路上,越走越远……
1、潘粤明:同龄人里,有岁月加成的不多
娱乐圈里四十岁还在当家作主的演员不多,能把戏份和人气都扛起来的,就更少了。比如潘粤明,在《白夜追凶》和《龙岭迷窟》中,都能稳居主演位置,挑大梁,足见他有这能耐。
他生于1974年,从十几岁出道,二十多岁成名,三十岁前后经历低谷,蛰伏了七九年又卷土重来,终于厚积薄发,一跃成名,一跃就是男一号。
跟许多同龄人不同,潘粤明没有被岁月“打击”一番,反而被岁月“加成”了一番。他少年时眉眼清秀,长得有些娘,四十岁后,因为年龄关系,脸蛋饱满度下降,瘦削一些,气质却渐渐稳重,五官立体、眉目深邃,反倒有了“大叔”风范,更显得成熟、性感和帅气。他没有被岁月改变多少,却越来越有魅力。
2、张译:四十岁后演技突飞猛进
张译生于1978年,但四十岁后,他才大红,成为一匹“老来红”的“演艺黑马”,成为与吴京、黄渤、于和伟比肩的实力派男星。张译的演艺经验非常丰富,从当配角开始,就表现极佳,让人记住了他。而这些年,他挑的男一号、二号大梁也不少,如《狂飙》里的男二号高启强。
张译能火,跟他演技过硬有关。他在各种采访中提得最多的就是“学习”,不断努力打磨演技,最终有了质的飞跃。他40岁前,作品不算多,但质量有保证,如《红海行动》《追凶者也》《我的团长我的团》《鸡毛飞上天》等叫好又叫座的作品。尤其是《红海行动》,让他拿下大众电影百花奖最佳男配角。而让他在大银幕上一炮走红的,则是同年上映的《八佰》。张译在片中饰演一名话痨小混混,台词多,与观众的互动也多。他把一个市井小人物,演出了层次感,获得了业内外好评,也让大众感受到他身上的爆发力,开始关注这位能哭、能笑、能搞笑的中年演技派。
3、杜淳:40岁后颜值上巅峰
杜淳是40岁之后颜值上巅峰的男星代表。他20多岁出道,30多岁时,还顶着“鲜肉”的光环,参加“青春偶滴”真人秀时,跟宋茜、张翰是并驾齐驱的“鲜肉”,可见当年有多么鲜嫩。他的《金粉世家》《京华烟云》《来不及说我爱你》等剧,也是在这个阶段播出的,他还是这些剧的颜值顶流,可见他30多岁时还是小鲜肉一枚。到了40岁后,他却突然变帅了。皮肤光洁细腻,不再是油腻男;五官立体,有“硬照杀手”般的魅力;气质稳重,有了男人味;形象俊朗,有了成熟男星的魅力。他40多岁后,演一些中年、大叔、爷爷的“老人”都可以。他和张嘉译合演《热爱》,张嘉译都是他叔辈的演员,而他出演的丈夫,却比张嘉译饰演的婆婆还要年轻,可见40岁后他“逆生长”到了怎样可怕的地步。